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網路傳檔實例報導 --中原造像
  謝 靜 瑋 Auguest 20, 1997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去年7月甫成立的中原造像,是由國內某家著名印刷廠的幾位同仁合力開設,公司年資雖短,專業的資歷卻很深。成立之初,搭上網際網路的熱潮,使得他們開始思考如何運用網路增加印前作業的效益。

此時,適逢財訊雜誌社另一本時事刊物「今周刊」發行,雙方在「縮短製程」的共識下,自9月試刊號起即嘗試以網路傳送檔案,經過2個月的測試,確定傳送過程順利,正式成為國內第一家以網路傳檔發行周刊成功的案例。

6-8小時的製程中,中原造像一手包辦了網片輸出、製版、曬版、看藍、印刷、裝訂到送貨等所有過程。為了讓稿件隨傳隨出網片,作業上採手工拼小版的機動方式,而不組大版;特別的是,為了搶時效,製版後的藍圖由中原造像負責校對,而不送回雜誌社讓編輯校稿。

從輸出網片到出書只要6-8小時

因為傳檔後的流程幾乎是一氣呵成,所以中原造像還安排了把關的前置工作同仁,於每週三、四駐守在雜誌社,擔任雜誌社現場指導;舉凡排版、影像處理、電腦繪圖、字型及傳檔時遇到的問題,皆可請教這位專家,以立即解決,確保傳檔前的資料是正確無誤。

有了前置及後端工作者謹密的配合,中原造像張錫福信心滿滿的說,使用網路傳檔近一年來的過程算是十分順利。

不過,再嚴謹的生產流程,也可能因突發狀況而有意外產生。 張錫福憶及,有一次檔案傳不出去,經他們查證後知道是中和到永和在挖馬路,把線路弄斷了,因為短時間不可能修復,他們立即決定以傳送MO的方式替代網路。

「危機隨時可能發生,應變處理方式必須平時就做好準備」,張錫福告誡想以網路傳檔的同業。

既然是以網路傳檔,為何不直接將檔案分傳到中、南部,節省運送雜誌的時間及費用?張錫福表示,公司曾考慮要這麼做,但實際評估後發現,中、南部的裝訂廠太小,難以發揮高度績效,在幾小時內處理好上萬本的雜誌裝訂,所以只好作罷。

ISDN 128k網路傳檔基本投資:
5萬6千元


目前中原造像使用ISDN 128k做為傳檔線路,投資金額包括:申請費1萬元;ISDN設備費4萬5千元(可接2條64k);及每月1千5百元的線路基本費;總計初期開銷至少為5萬6千元以上。而這筆費用是單方的,如果要和某單位傳輸檔案,對方也必須有相同的配備才可行;再者,此筆費用是以128k為基準,若要擴充為256k甚至512k,所有的投資都要依倍數計算。

在傳檔速度上,張錫福指出,經10:1壓縮後的1頁全彩封面,約為3MB,傳輸時間為3-5分鐘;黑白的內文頁則剩下0.5-1 MB,傳輸3頁時間大概是2分鐘;整本書傳完的時間平均是2小時。當然,檔案是分批而非密集的傳送。

科技的進步,使得網路傳輸的速度和品質已逐漸成熟、穩定,因此張錫福認為,網路傳檔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於製程規劃是否完善。

製程規劃為成功關鍵

製程的規劃,包括和客戶觀念上的溝通、印前作業的教育訓練。以中原造像為例,他們不只負責客戶所交待的事項,還會提供客戶作業的「計劃表」及「製程表」,並協助客戶開發更大的市場。譬如「今周刊」每週的網上雜誌,即是中原造像主動為其服務的代表之一。

張錫福認為,一貫化且多元的服務,可建立客戶對廠商的信心,合作才會長久,也不致落入惡性循環的低價戰中。

秉持著多元化服務的宗旨,中原造像計劃未來經營走向朝多媒體製作、網路出版等發展;同時,服務的範疇將不限於台灣,而是以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大陸等大中華地區及日本為下一世紀的目標。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