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社群網路的幻覺
  那福忠 August 17, 201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 Iyad Rahwan 做了一個實驗,用三道弔詭的問題,對20名實驗對象多次反覆提問,雖然每人每次都意圖維持原來的答案,結果僅有四分之一的次數答對。同樣的問題問另一組人,第一次個別作答,然後讓大家彼此公開答案,第二次再問,因為大家都知道別人的答案,或許認為別人的答案才正確,就相互拷貝。實驗結果讓這位學者震驚,因為大家都沒有仔細思考問題,就急著作答。

   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社群網路也產生類似現象,資訊的分享雖然快速、大量、方便,卻越來越難分析思考。更有人認為推特與臉書,侵蝕了我們的思考的能力。美國南加州大學電腦教授 Kristina Lerman,更用「多數幻覺」(Majority Illusion) 解釋網路流通的偏差,因為個人看到的僅來自朋友的分享,並看不到整體,實際上流行與普及的程度,遠低於表面的呈現與想像。

   長久以來,網路科學家就注意到一個社群網路的悖論 (Paradox),稱為「朋友悖論」,就是平均來說,你的朋友比你有更多的朋友,或者進一步,你的朋友網上的發言比你多,參加的團體也比你多。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還僅是你自己的感覺?

   社群網路的朋友數目是冪律 (Power Law) 分配,當大多人僅有少數朋友,極少數人有大量的朋友時候,平均值就會升高,讓大多數人覺得自己的朋友數目低於平均數,因為網路結構龐大,個人看不到網路整體結構,只能讓少數人引起的統計偏差,誤導了大多數人。

   上圖是兩個假設的小型社群網路,每個網路有 14 個球代表節點 (Node),其中有三個是紅色、餘為白色,節點之間的連接 (Link) 以直線代表。先看左圖 (a),每個白球對外的連接,有超過一半連接到紅球;再看右圖 (b),每個白球對外的連接,就沒有連接到那麼多的紅球。再仔細看,(a) 與 (b) 兩個網路結構相同,差別在紅球的位置,但放在 (a) 的位置,雖然紅球只有三個是少數,卻讓連接到紅球的白球認為網路有很多紅球。

   這就是多數幻覺,社群網路中個人看到的資訊,僅來自直接連接的朋友,如果這些直接朋友產生小區域的共識,未必與網路整體相同,甚至相反。這與朋友悖論在概念上相同,都是因為網路結構龐大,看不到整體,僅能感覺到因為結構的偏差感產生的幻覺。

   多數幻覺所以會發生,是從對外連接最多的節點開始,圖 (a) 三個紅球每一個對外連接的節點都很多,所以每一個相連的節點都看到紅球,造成多數感的幻覺。圖 (b) 三個紅球對外連接的節點不多,就不造成多數幻覺。

   Kristina Lerman 教授為了證實這一論點,進一步更換網路的參數,變更連接的分配,經多次實驗的結果,發現在特定的條件之下,產生的幻覺非常驚人。他更進一步測試實際的社群網路,包括高能量物理學家的著作網路、媒體網路 Digg、以及政治網誌,結果同樣產生幻覺,其中政治網誌的幻覺最明顯,將近三分之二的節點都有一個「多數的鄰居」,也就是高連接量的節點,即使僅有兩成的節點在活動,也可以製造矇騙大眾的幻覺。

   這一連串的實驗與測試,Kristina Lerman 教授解釋為什麼同樣的資訊內容,有的迅速傳開,有的則原地不動,關鍵在起始點對外連接的數量,數量越多,被看到機會越大。例如要社群網路多數人認同一個議題,先找到幾個高連接量的朋友,一旦說服這幾個朋友,這個議題就很容易經過他們迅速傳開,讓大家認為這個議題在網路上普遍被認同,雖然這個議題可能僅是少數人的想法。

   明瞭社群網路的傳播理論與邏輯,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負面的消息、反社會的言論,都會快速的傳播,或者少數人的意見反成為主流,至於小道消息、花邊新聞、似是而非、謊言謠傳更不在話下。正面有建設性的議題,在本質上缺乏網路文化的趣味,如果不為高連接量的節點所認同,傳播自然遲緩,甚至無疾而終。

   英國每日郵報介紹 Kristina Lerman 教授的研究,用了一句警語作標題:小心臉書幻覺的哄騙,讓你感覺所看到的影視、圖片、趨勢,比實際更普及、更流行。有興趣的讀者可瀏覽這份研究報告:
The Majority Illusion in Social Networks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