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網路作者。
   
  西海岸數位隨筆
美國西海岸 吸取太平洋與陽光精華 隨時有精彩故事發生
  April 05, 2020  疫情過後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新冠疫情之後我們的生活 會恢復原狀嗎?還是疫情中養成的習慣會繼續?
Photo by Anna Shvets from Pexels

   新冠疫情什麼時候會終了,是每天大家都關切、也心急的事,有人說幾個星期,有人說一兩個月,更有說半年以上的。大家期望疫情趕快結束,回歸以前的正常生活,但專家們說,有些可以慢慢回到以前的生活習慣,有些就可能永遠回不去了,同時疫情中發展出來的新習慣,可能會延續下去。

   倫敦帝國學院發表一個疫情傳播的數學模型,說如果讓疫情任其發展不做任何動作,英國可能有 50 萬、美國 220 萬人死亡,這當然是僅是模擬的演算,重點在疫情急速上升超過醫療資源負荷,治療品質下降,死亡率勢必增加。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讓疫情放緩,最好在醫療資源負擔以下,對病人有好的品質照顧,但也可能因此把病疫的時間拉長。

   於是有了社交距離,減少人與人接觸,降低傳播的速度,可以把疫情發展的曲線(類似常態分配)壓扁一些。什麼是社交距離?研究人員設了一個定義,每一家庭減少與外界的接觸75%,這包括在家上學、在家上班,停止不必要的社交活動。這樣與外界接觸總量減少75%,讓疫情的出現趨緩,直到多數人都有了抵抗力,或疫苗的出現。如果照這個模型走下去,疫情會延續一段時間。

   社交距離打散了人的群聚關係,我們的社會建構是以人的群聚為主,電視不能替代電影,因為電影院裡的人一齊大笑、一齊嘆息,球場看台上的人互不認識卻能一起吶喊,飛機輪船需要旅客,餐廳需要食客,群聚的場合人自然越多越好。疫情把人留在家裡,對在家上課的兒童,對體弱的長者,對經濟基礎薄弱族群,無論由誰來照顧,都造成莫大的壓力。

   群聚疏離不可能長期下去,當疫情舒緩,一些經濟與社交的實體活動會慢慢恢復,但人與人接觸的距離,無論是 1.5 還是 2 米,應會維持下去。電影院、劇院的座位可能減半,會議室、餐廳的椅子也會拉大間隔,球場、健身房、展覽會場,人多的地方需要預約。除了需要跟老師面對面互動的課業,遠距教學的效益應會維持。旅行應該減少了,能用網路視訊商量的事,就不再冒著舟車飛機的風險與勞頓。

   看起來疫情不太會在短時間完全消失,為了安全,有人提議健康證明的做法,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證明一個人的健康程度,作為參加活動、或去某些地方的參考。中國大陸各地就有紅黃綠證明,綠色可以通行無阻,黃紅都需隔離。以色列也用手機上的位址追蹤有沒有接觸過感染的人,新加坡更對確診的人,追蹤所有的接觸並公布詳情。健康證明或許涉及隱私,但學者呼籲疫情後的個人主義需要調整。


中國大陸施行手機健康證明,綠色通行、黃色隔離7天、紅色隔離14天。圖片:udn.com

   疫情無疑的提升了數位生活的品質,讓數位生活型態更健康。居家隔離,未免讓一些有識的人,思考能為社區做點什麼,馬友友用大提琴每天拉一首歌,來慰藉焦慮的人心,大提琴的音色是最接近人最動人的聲音。百老匯著名的影星 Laura Benanti,邀請高中學生把他們沒機會演出的歌舞劇拿給她看。全球各地的經典文化與藝術,陸續釋放給居家避疫的人免費欣賞。網路像似從遊戲轉變成人性的寬厚與同情,讓大家不再集體孤單,而是孤單在一起。

   正因為網路與數位在疫情中的正面效益,一些不合時宜的規章與限制,應會漸漸解除。像是必須到診所與醫師面對面健保才會支付,而有些病人只要與醫師視訊對談就可以了。公司要求員工準時上下班,現在許多員工都在家上班,正好藉此機會比較效益,減去交通往返的時間與精神,在家上班或許是較好的選擇。一些冗長的會議,或許一紙電子郵件就可以解決。

   疫情對各個層面的影響與損失,難以估算,POLITICO 雜誌有一篇文章說冠狀病毒會永遠改變世界,邀請了 34 位各領域的學者專家,陳述他們看見的疫後世界,上面兩段描述即取自其中,相議題的還有電影院關閉新片無法上映,是否會轉向視頻,以及 VR 或可增加居家的樂趣。

   讀者有興趣聽聽疫情過後讀者,包括全球經濟、政府、政治、保健科學、社區、生活方式各領域,可閱讀全文:
Coronavirus Will Change the World Permanently. Here’s How.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