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teve Outing 為 Poynter Institute for Media Studies 資深編輯,
同時為Editor & Publisher Interactive 等多種專業刊物撰寫專欄
   
steve outing pic
  網路影響新聞報導--壞的影響
The Internet Is Influencing News Coverage ? for the Worse
  By Steve Outing February 10, 1998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eandpletter 本專欄獲 Mr. Steve Outing Editor&Publisher Dot-Com 授權翻譯轉載
擁有版權 每月刊出一次

  在上星期「都是總統的女人」醜聞之後,大家有沒有對網路完全掌控新聞報導這件事有所警覺?

這位白宮見習生的性醜聞,可說是上網的最佳材料。它複雜的程度讓電視沒法子像報紙那樣詳細處理,它急速的發展又讓報紙沒法子追趕,但網路卻能做既快速又深入(不要與「正確」混淆)的報導。

一般大眾對醜聞好像永遠得不到滿足,於是上網來滿足對這個熱門話題知的慾望。位於故事中心華盛頓的華盛頓郵報網站,上周被過多的網客重擊一拳,不得不臨時增加伺服器來疏解過載的負荷(上周有一段時間,這個網站忙得沒有辦法傳送資料給網客,因為上網的人太多了。)其餘的重要網站,也因為醜聞案而產生擁塞現象。

往深一層想

這個現象當然很好,但往深一層看,傳統新聞製作者竟是這樣的草率,將這段新聞發佈到本身的網站以及傳統媒體。不錯,快動作可滿足讀者需要。(網上不能有空檔,讀者要的是「現在」的新聞,不是明天早上,也不是幾小時以後,下次電視新聞開播時的新聞)但傳統媒體動作也不慢,也許太快了一點,只因為網路的特質,不允許一件新聞留住不發,以免同樣一件事先在網上如野火般的的串燒。

你現在或許知道了,Newsweek雜誌最先籌劃柯林頓與Monica Lewinsky親密關係的報導,決定暫緩一下,以便其記者證實一些重大情節。但卻來了個網上造謠販子Matt Drudge,透過他個人的網站及在AOL上的專欄,在Newsweek雜誌認真報導之先,將這段事情抖了出去,然後就引爆了全球轟動。Drudge的功勞不是報導這件醜聞,只是知道Newsweek有這個消息,所以「獨家」向全世界宣佈了這件事。

這就像是貓出了袋子,四路八方的記者們開始追逐這則新聞。問題是,這件事的實際情況不多,媒體報導的不是猜測就是謠傳,連新聞學者都被這種報導態度嚇壞了。但媒體的反應是,沒有事實根據?照樣報導。最後是「大家都在報導,我們不能落在人後。」這星期的ABC電視網新聞,看上去就像一些小電台「深入報導」的格調。

你可以對這個情況悲哀,但網路的力量,會讓這種情景相當普通。編輯或想留後住震憾性的新聞,但提供新聞的人或別的內線交易,卻能把消息透露給網上記者,像Drudge這種人。網路就成為另一種新聞傳遞的管道,但要減去「品質管制」。不同於報紙、雜誌、或電視新聞,網路上的發佈消息經常不作正確性的核對工作。(Drudge已成為新式新聞的「海報童」,他曾在報導中犯下多重嚴重失誤,現在被白宮控告其誹謗。)

更壞的是,Drudge的模式驅使他在某些地方的成功,將來可能在新媒體上佔有一席之地。網路可使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單獨的發佈新聞,再借助像AOL知名者的宣傳(正如Drudge的這一次事件),網上記者的知名度漸漸打開。我們能相信Drudge及其同類他們報導的確實嗎?有些時候是,大都為不是。

品質管制

網路上明顯的充斥著垃圾及不可靠的消息,甚至將自己的觀點升級成為「事實」。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來看,不免擔憂這些假冒的記者可能裝模作樣的獲得大眾的認同,誤把他們當作是正牌的記者。他們將來會到新聞現場採訪,卻沒有衡量的標準,也不受傳統新聞規範的約束。我們能信任這些人的能力與倫理性的正確嗎?

這星期來,我們看到網路的正反兩面。有事業心的人,可以不花很多的錢,在傳統媒體門牆之外,從事新聞出版的工作。但在網上所謂的「新聞」,將漸漸走向低品質,而對內容的準確要求將日漸降低。

像我說的,這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已經開始有了跡象,Drudge只不過是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一個,由網路所繁殖出來的假冒記者。重要的是,傳統的媒體不要屈服到這一層次。如果印刷媒體與電視新聞,以及遵守規範的網上新聞,要追逐這些網上的衍生物,那麼新聞媒體將不幸的全面下降到最小公約數。

我希望新聞界能抵抗這個誘惑。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