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客倌,我們是作「純」的?
  呂理哲 September 30, 1999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筆者到台中拜訪「家裡蹲」彩色名片公司,看到專業輸出名片,不但採用了CTP出版機,每天還輸出近20台菊全的名片,真是教人印象深刻。客戶自行設計名片、從網路登錄、非CorelDraw檔案不收,流程短,服務項目「純」,管理有效率。直教同行的輸出中心老闆羅先生嘆氣說:「我們就是難在非照顧客戶的品質不可。」

這一、兩年來硬體方面,CPU的進化,加上區域網路的速度增加了十倍,Switching Hub更改善了網路的交換效率,網片輸出機從菊對機變成「菊全」或「全開」的尺寸。軟體方面RIP的效率與穩定度的改善,OPI Server節省了圖檔在網路上無謂的傳輸,落大版軟體取代了光桌上勞神的手工落版,RIP(post-RIP)落大版的概念更改變了印前流程,縮短了落完版還要修改版面的困擾,確實為輸出流程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如果能夠做到打樣與出底片只要「RIP一次」,以一本急如星火的月刊,當客戶校完稿的同時,馬上就可以輸出底片、製版﹔不必要重新RIP,除了省時以外更少掉了Ripping的意外。當然只有RIP後落大版的流程才有機會「RIP ONCE」。參考下圖。

 

【一般RIP兩次流程】 【RIP一次流程】
責任編輯 責任編輯
美工設計完稿 美工設計完稿
內部印表機打樣 內部印表機打樣
責任編輯審核 責任編輯審核
送到輸出中心與輸出中心溝通設計之要求 送到輸出中心與輸出中心溝通設計之要求
開啟應用軟體檔案 開啟應用軟體檔案
輸出PostScript/PDF 輸出PostScript/PDF
落版 RIP(一次/底片DPI)
RIP(第一次/印表機DPI) 落版
數位打樣印表機 RIP ONCE數位打樣
送回客戶端溝通/確認 送回客戶端溝通/確認
送到輸出中心 送到輸出中心
開啟應用軟體檔案
輸出PostScript/PDF
RIP(第二次)
輸出底片、製版 輸出底片、製版

 

輸出中心(Service Bureau)本來就是提供輸出底片或代客製版的服務,但是以前因為軟硬體的限制,業主的設計稿如果沒有經過輸出中心的流程打樣,負責設計的人根本無法掌握印刷出來的品質。一旦經過輸出中心的流程,業主既然是出錢的老闆,當然將品管的責任推給輸出中心。根據業者的估計大約有70%的毛利消耗在客戶對品質要求的溝通上面,偏偏設計、製作從頭到尾都是客戶做的。業者以輸出服務來賺取利潤,卻卡在為別人照顧輸出「品質」。

輸出中心最想改善的困境,那就是純輸出或純製版服務,避免承攬業主的品管責任 – 尤其顏色永遠差那麼一點點。

追究基本原因,原來輸出的底片(或版)前的校樣(打樣),只能在業者端印出來的才能算數,(內容必須是100%,色彩又必須接近客戶預期的)。客戶端的資料到輸出底片的流程太長,只能在出底片的最後一段打樣才能滿足以上的需求。

如果輸出能在客戶端完成,設計者自己可以打樣、校樣,並且完成與責任編輯的溝通,這樣品質才可能由客戶自己負責。
如此一來,客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了品管的問題,不用在兩家公司間奔波,輸出中心只要做份內的事 – 輸出就行了。雙方省卻了磨合對品質的落差的大量成本,輸出中心可以降低一些價格,因為減少了打樣的成本傳統打樣版成本與工資、往返打樣廠的交通。另一方面業主不但降低輸出的費用,自己打樣自己賺,整體印刷成本降低,最重要的是縮短了總生產作業的時間。我們都知道印刷流程冗長,每一印件每一步驟都在催促聲中進行的。(參考下圖)

 

設計者自行打樣流程
責任編輯
美工設計完稿
輸出PostScript/PDF

        RIP (底片解析率至Movable Disk)

落版/M Pro工作站
RIP ONCE打樣
責任編輯審核
Movable Disk到輸出中心
輸出底片、製版

 

重點是打樣的品質達到標準,RIP ONCE當然可以保證100%內容,至於顏色自然要能接近設計者的預期。

輸出中心將成本較高的部分移出,當然願意降低價格,來鼓勵客戶自行解決品管的問題。流程簡化,管理自然有效率,這正是「以量制價」的現代競爭中勝出的基本條件。

往遠處看,每一行業的業務量都會向大規模的廠家集中,像半導體的代工,大者恆大並且越來越大的趨勢,印前工業如此依賴設備的行業,已經有了明顯的趨勢。唯有強調自己的服務品質及效率才能在競爭更劇烈的明天存活下來,唯有更自動化,流程單純化,有能力降價的輸出中心才可能變大。

希望你不要看到隔壁的同行一直擴充設備,自己的業務卻愈來愈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