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西出陽關無故人
  呂理哲 February 20, 2001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在台灣這一連幾個月的淡季之後,所有的預測都說明年總體經濟成長減緩,隔壁的同行也一團一團地到大陸去考察印刷市場。
這一兩年來,一些大的設備廠商如海德堡、Agfa或是恆昶都組過好幾團到東筦、上海和北京考察當地的印刷業的投資環境,甚至連整廠搬家的服務都有人提供。大印刷廠如秋雨早已在上海設廠,東筦也有數百家的台灣印刷業者群集,足見大陸這塊新市場的吸引力,不可小覷。
春節前有一家輸出中心老闆隨團赴上海旅遊,言談之中感嘆自己製版做了12年,今年第一次賠錢,加上前途茫茫。乾脆到大陸考察市場,如果可行,整理設備搬過海去,準備重新出發。
在一連串的經營壓力下,大陸商業環境風險評估的重要性順位或許已經被排列到最低的順位,有些印前業者居然到大陸三日遊,就下了決定。可見台灣市場正面臨了從未有的變局,出走的固然情非得已,至少在西進大陸之前,或許應該聽聽以下幾件最近彼岸印刷業的消息。

        上海印刷研究所下屬的第三印刷廠與新加坡商合資成立印刷公司,將原來的1600 多名員工遣散,重新招募120 位員工,所有的廠房規劃整潔明亮,可以看到人員動線流利,難以想像原來1600人如何在相同的空間中活動的情形。

        秋雨印刷廠在上海買下數千坪的基地,利用七年的時間,並且經由併購大陸當地的印刷廠取得准印證,等於取得了可以在大陸印書的執照,准印證向上海印刷研究所申請,經由北京中央單位核准。如果你沒有准印證,所有的書或雜誌都不能印。

        東筦的台商比較多,晚上在台商常找理由聚會台商會館,,同樂又可以互相交流,第二天拜訪昨晚認識的台商,多可以找到印刷的生意。上海的台商就沒有這樣的聚會,一般印刷生意就得從與當地印刷廠一起競爭。

        東筦台商當初在西進的理由多是台灣製版印刷的價格太爛,這是經由長期劇烈競爭的結果,不料,東筦今天四色菊八開一頁出片含製版也不過70元人民幣,比起台灣的價格差不了多少,雖然當地人工薪水低,可是多還是人工折手(落大版也),效率低品質差,加上最近幾次被辭退的員工,向老闆尋仇,甚至放火燒廠房,員工的數量已經成為經營的重要因素,和原來已為大陸人工成本低廉的概念,似乎有些出入,有些老闆急著流程自動化,不想再忍受員工的牽絆,和台灣的競爭壓力雖然不一樣,精簡人事卻是有志一同。

        有一印刷材料台商公司於1998 年以前,在大陸有26個城市有辦公室,其中在北京就有40人的團隊,到今年初,只剩下北京、上海、廣州和東筦有一兩人的辦公室,該公司北京辦公室經理說:「 1998 年前走私有固定行情,只要 8000人民幣可以經由海關進口任何大小的貨櫃,當朱鎔基對海關大力整頓,有兩三個海關主管被判刑槍斃之後,台商沒有人敢在走這一招,但是別的競爭者似乎還有自己的門路,幾乎所有的進口材料都無法與當地的對手競爭。」
大陸似乎大環境還不穩定,今天順利的流程,明天變化可能超乎你的控制。

        2001/2/20 大陸證管會開放B股交易,允許國內一般民眾可以購買本來只讓海外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媒體多著墨於這個市值只有 60 億元的交易市場對於台灣資金的影響。對於一個想到大陸投資的印前廠商,卻應該注意到開放前一刻B股交易忽然停止交易,顯示早已走漏風聲內線交易量大到無法控制,當局只有異常的停止股市交易,以此一端,就教人擔心對岸的金融制度的公平和合理。

        大陸市場應該有台灣的好幾倍,以台灣這幾年來的數位化、自動化經驗,投入當地的市場,技術與管理或許還有優勢,問題應該思考的是大陸進步的速度,可能比起近三、四年來的台灣還要快,就算你評估大環境的不穩定性,會因為開放更趨於穩定,風險你可以承擔。最重要的可是競爭力,如果你在台灣因為競爭力不能適應,而想到一個新市場去輕鬆打天下,恐怕是緣木求魚。由於開放得晚,大陸的進步速度遠超過我們在台灣的經驗,競爭壓力今天不比台灣,明天就沒有什麼不同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