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按需印刷為何遲遲不來
  呂理哲 Jun 20, 2001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不管是傳統的出版社還是專業的印刷設備供應大廠,或是以印表機為主的電腦廠商對於網路印刷這一個題目,都表現了相當的興趣。以下是不同的角度對按需印刷的嘗試。


印刷品質


台灣某一家已有一兩百期以上的歷史,以地理人文為主的雜誌社,正在規劃一套新的出版模式,將其所有出刊過的雜誌一頁一頁掃瞄以後,放在網站上供用戶瀏覽。如果你對某幾頁版面有興趣,這網站可以幫你利用黑白的雷射印表機印好並且裝訂成冊寄給你,別問我要不要付錢,如果你滿意其中的內容,還可以提供全部彩色專屬於你的特刊。
請注意這些都是一頁頁的掃瞄電子版面,只能以頁為單位來選擇,可不能以個別文章為標的,反正對雜誌來說,一頁頁為單位也算合適。但是最後由於試印的結果,彩色部份與原來講求品質的雜誌風格,相去太遠而作罷。
或許只是因為沒有專業分色的知識或是印前輸出經驗,可惜數位印刷機的解析率遠遜於傳統印刷機,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今天彩色數位印刷機的列印品質,真的還趕不上傳統印刷機。


出版社自己不印書

有一位 IBM 數位印刷機的代理奔走與三、四家大出版社之間,試圖說
服出版社的老闆合資一台每一分鐘500多頁的 InfoPrint,來印不確定銷路的頭版書,由於出版社出書如釣魚,下餌時根本不知魚的尺寸,誰能預知「乞丐囝仔」可以大賣?「流氓教授」會暢銷?
名作家吳淡如的書可以投資賭他一賭,但是吳淡如也曾經是個菜鳥作者,如果頭版的數量可以減少到300本,又沒有製版費用,投資一個新作品只需要幾千元新台幣,對於一家中大型的出版社確實是有其利基點。
可惜出版社的老闆們都是老謀深算,知道買了數位印刷機就是開了印刷廠,一家印刷廠的經營不外乎和其他傳統印刷廠競爭,數位印刷廠如何經營可不是他們的專長,最後還是沒有成局。出版社需要數位印刷機,但是可不想經營印刷廠。


成功特例

數位印刷機的特性與傳統印刷機不同,經營模式當然也沒有先例可抄襲。
台灣有一家專作政府印刷包案的印刷廠,就買了一台全錄的Docutech,專門以承包印量小的優勢來承攬政府大部分的印刷業務。因為政府標案中常有某些印刷品只要50 ~ 300 本,某些需要上萬本,一般印刷廠印300本以下印量的成本,無法和數位印刷機相提並論。最後都因小失大,這家印刷廠自己印少量的,大量的隨便找一家印刷廠,都可以印。這是聰明的營運模式,但是只能以特例視之。


網路書店

網路書店可以讓客人從四面八方來買書,如果要絕版書買了才印,或是特定書籍的部分內容也可以結集成冊,可是以往出版社無法提供的便利。可惜,或許內容收集的不夠多,還是舊書的讀者有限,網路書店買一台數位印刷機,也沒有大發利市。


適當的營運模式

由於數位印刷機印量低,每一單位成本高,最重要的是每一筆生意的營業額太小,根本無法請一位業務員來招攬生意。想一想傳統印刷廠可以找一位業務員花一段時間去爭取一筆生意,或許是一本周刊一年的生意,就算是一張DM 至少也要印一刀紙 (500張)。可是沒有理由找一位業務去跑一筆 20 本的講義吧!
所以按需印刷的條件就很清楚了,只要你有辦法讓客戶自己來找你印刷,量少就沒關係。像中華電信、自來水公司自己印帳單,郵局幫別人寄廣告順便印,教育部管理教科書,讓老師自己選擇教材,只印給自己的學生,這種正在經手大量印刷品的單位,如何切入按需印刷的服務,可能是Print On Demand 的契機。

等待網路

否則像電腦印表機大廠惠普科技於2000年10月19日對外宣佈在台灣推出E-Printing線上列印服務,利用你家的印表機就可以列印出個人屬意的書報雜誌版面,未來還會結合更多台灣內容網站和平面媒體提供個人化資訊內容的服務。
一般的出版公司恐怕不容易像惠普一樣,利用實體產品互惠的策略進行新的出版模式的實驗,如果惠普真的能將這樣的內容網站搞出一番名堂,其他的出版公司未嘗不能借鏡。
在國內外出版界、印刷界或是電腦界都一直有人投入新的按需印刷營運模式之實驗,也都真槍實刀的投下資金,如果不先釐清以上營運模式的邏輯,恐怕只是又成立另外一家的「線上印」網站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