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合併印刷公司」的遐想
  呂理哲 Apr 30, 2003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美國有一家公司就叫作「合併印刷公司(Consolidated Graphics)」,這是一家由全美25個州中60多家商業印刷廠合併而成的上市印刷公司(New York: CGX),而且這60幾家印刷廠合併之後,原來小公司的身份和名稱,及實際生意營運模式都還保存原來的特色。
為何會有這樣一家合併印刷公司呢?台灣印刷界進入微利時代之後,印刷廠合併的可能發展又會是如何?


本文開始

美國有一家公司就叫作「合併印刷公司(Consolidated Graphics)」,這是一家由全美25個州中60多家年營業額從200-3500萬美元不等的商業印刷廠合併而成的上市印刷公司(New York: CGX),而且這60幾家印刷廠合併之後,原來的公司身份和名稱,以及實際生意營運模式都保存原來的特色。

今年第一季市值2.6391億美元的合併印刷公司,每股19.8美元(2003/5/2),這一季(2003/3)的營業額1.66億美元,比去年第四季差﹔但和去年同期差不多,美國印刷業也不景氣,合併印刷公司這一季虧損2910萬美元。我們沒有興趣或必要去討論景氣與這一季虧損的理由,我們有興趣的是何種原因促成60幾家印刷廠的合併?

美國有超過37,000家商業印刷公司,差不多有7,000家左右的印刷廠營業額在200-3500萬美元這一個區段,也只有1,100多家的營業額超過3,500萬美元。
為何會有這樣一家合併印刷公司呢?

台灣印刷界進入微利時代之後,印刷廠合併的可能發展會是如何?

不論是生意模式的改變還是新技術的影響,我們都感覺到今天的印刷業正經歷巨大又快速的改變,這些年來競爭的經驗中,我們都知道為了應付無止境的競爭,印刷廠差不多是將一大部份賺到的錢又投資到新的設備和技術裡去了。

由於新技術影響生產流程的成本和品質,最合理的自然變成業界標準,像今天的CIP4、PDF格式;RIP(不是Adobe就是Harlequin);大家都用電腦落大版和數位打樣,CTF/CTP輸出機或是張頁印刷機或是輪轉機也只不過是廠牌的不同而已,其實應用技術是相同的。當市場上大多數都採用一樣的技術時,效益、品質還有成本的差異也因為新技術的應用而趨於一致,大家都知道做生意一旦失去了差異性,就只剩下價格競爭了。經過一波一波新應用技術的洗禮,不跟進又無法競爭,到頭來,競爭還是一樣的艱苦,甚至更糟,也就是賺錢的難度越來越高。

以上是台灣印刷產業的無奈,我們不知道美國印刷產業有多少程度的相似,但是資金的需求和競爭力的維護,相信都是相同的課題。

美國印刷業的發展歷程不過比台灣早個幾年就是了,或許我們正走到今天美國印刷業的半路。

合併印刷公司的總裁 Mr. Joe David 畢業於阿肯色州立大學會計系,33歲就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第一次看到了公司合併的概念。後來,轉業到一家國際紙廠作財務副總裁,才算在印刷業入了行。

1985年在德州休士頓的Western Lithograph印刷廠想要出讓,David認為他以往學到的公司合併的理念可以應用得上,又可幫助印刷產業在公司合併中互利成功。當買下第二家-休士頓的Grover Printing 印刷廠的時候,合併印刷公司就誕生了。

基本理念很單純,就是將多家印刷廠組成一印刷集團,由母公司來提供財物、經營管理和技術支援。母公司提供全國性的採購合約、管理專家、財物資源和領導人開發計劃,為旗下的小印刷廠帶來大企業的管理規格。

合併的印刷廠仍然保有原有小公司的服務特色和應變的能力,但是擁有全國性大公司的資源。

至今已經有60多家印刷廠賣給了「合併印刷公司」,遍布美國25州,這些印刷廠仍然保有原來的名字和服務,原來的老闆變成上市公司的股東,大部份還管理著自己的印刷廠。可能煩惱變少一些,至少資金方面,新技術的引進和數位競爭的參謀,都比原來要強得多。

古時候德國的古騰堡先生(Johannes Gutenberg)借鏡萊茵河谷榨酒的模具,將活字模和墨水和紙張印出第一本活字版的聖經。其實墨水、紙張,甚至活字印模等零件當時早已經存在了,古先生只是利用創新的概念,將三種傳統元素組成全新的花樣。這就是合併印刷公司的經營理念,在今天台灣印刷業一步步趨近微利時代,何嘗不需要想一想古騰堡先生將傳統元素組成嶄新花樣的哲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