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自動化從何處著手?
  呂理哲 March 25, 2008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印刷業者在紅海裡游泳已經習慣了,日子難過天天過,大家企盼景氣好轉卻一直沒能等到,看了那先生文章發現老美也有相同的困境時,好像有一點點安慰,原來他們也面臨著供過於求又相互殺價競爭的困境,這下子,我們知道印刷業的景氣不會回來了。

      美國專家Bob Rosen建議印刷廠從小處著手,聽起來完全合乎邏輯,國內許多印刷廠也試過改善內控,一點一滴擠出微薄的利潤空間,相信有的已經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印刷機轉速提升,如果是長印量的活,明顯地早點印完一個活,下個活接著印;如果短印量的活,一小時必須印5-8組版,平均每組只有7-12分鐘的時間分配,如果印刷機整備時間(make-ready time)可以縮短2-3分鐘,表示一小時可以多印2-3組版,這是每一家短版為主的印刷廠都期望的,今天上海幾家較成功的合版印刷廠都早已做到了,產能增加,紙張和油墨的浪費也會跟著減少。

      提升印刷機的轉速可不是簡單地旋轉印刷機的控制按鈕,放墨不平衡,人員管理和機械保養不到位,產能提升反而導致質量下滑,本來期望改善印潤的空間,不進則退,出錯的印刷產品只能創造負的利潤空間。

      據統計2007年國內一年安裝CTP直接製版機超過了300多套,當然這些印刷廠和美國的同行一樣,希望CTP能解決目前日益下滑的利潤空間問題,但是仔細思考CTP和CTF的比較,也不過是移除了菲林晒版的工序,第一、省了晒版的時間,第二、印紋從電腦直接印在CTP版上,當然減少了至少一次的網點擴大和失真的機會,肯定品質會比CTF好,為何Bob Rosen沒有提到這一點呢?

      其實,美國從1996年開始利用印前流程軟件配合CTP來改造印前利潤空間,十多年來的改造已經發展到全面數字化的流程,已經使印刷生產流程從印前到印刷能用電腦的都由電腦掌管,導致品質的差異很有限,這也就是謂何今天美國印刷廠需要一點一滴地擠出利潤空間的原因。

      台灣的數字化進程雖然不是依照歐美的進度表操作的,卻十分類似,因為採用的設備技術相同,客戶對品質和服務的要求和督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因此,我們發現這幾年來印刷業因為數字化的改變和歐美一樣,只是時間差了幾年而已。有些印刷企業早已經趕上了歐美進度,有了最自動化的新型印刷機和直接製版的CTP。許多印刷廠將這兩樣數字化技術分兩次投資,有的竟然忽略了CIP3/4的功能,沒有把CTP將印前數字化的數據傳到印刷機上,就表示印前和印刷機的數字化沒有銜接好。只有直接製版的優點,好像只能用CTP改善品質來吸引客人,卻發現CTP在市場上已經有了幾百台,發揮的效果在幾年前還可以,這兩年來幾乎沒有廣告效益了。買了最新自動化的印刷機的老闆檢討後也發現,效率提升,但是品質的穩定度還是照舊時好時壞。

      老美能夠提高轉速是因為將CTP版上的印紋數據,轉成CIP3/4格式傳到控墨台的電腦,再轉換成放墨的數據,不論幾年老經驗的印刷師傅,都無法100%傳遞印版上印紋換算成放墨的比例,這就是所謂的數字預放墨 –所有印刷技術供應廠商都支持的CIP3/4標準方式,這也正是今天美國印刷廠縮短印刷機整備時間的方案。

      有了CTP加上CIP3/4才能利用電腦來管理放墨,品質的穩定性才得以控制。如果你以為這樣就不需要印刷師傅了,那麼汽車裝上GPS還需要司機幹嘛?印刷師傅了解個別印刷機的差異,好的師傅了解客人對其印刷品的喜好,知道如何應付「顏色還可以,但是不夠飽和」,這一類數字無法處理的人類情感問題。另外,有自信的印刷師傅最後發現數字技術,讓他的工作變得更輕鬆,產能增加,獎金增加。

      有些印刷廠打算投入新的短版業務,卻發現質量不穩定造成業務推展不動,印量無法提升,決心投資數字預放墨,卻常遭到所有印刷師傅的反對,理由是「很多人用過了,也沒有多大效果?」其實擔心的是「電腦能放墨,還要我們做什麼?」

      其實自動化的結果一方面減少人力,卻也是企業和個人不可忽略的機會。1980年,台灣報社檢鉛字排版的自動化開始,大報社多則幾百人在鉛字房裡工作,記得聯合報開始電腦排版的初期,最先提供鉛字工人學習電腦輸入的機會,事先講好只要打字速度超過每小時2,000字就可轉任電腦操作員,一開始大部份的工人都拒絕接受培訓,直到報社對外招聘的打字員培訓完成,新招聘的打字員則必需每小時5,000字才能留任。到了某一天,報社宣布當晚電腦和鉛字平行作業,所有的鉛字工包圍印務部門辦公室,他們不是來抗議電腦排版,而是來要求接受電腦打字培訓,最後700多鉛字工被不到100人的打字員取代,只有不到50個鉛字工來得及轉型,這一幕場景在人類工業自動化的歷史裡不斷的重複。

      這幾年來,國內印刷業的改變不可不謂劇烈,十年前有人說國內印刷廠都用菲林,電腦拼大版無用武之地;有人說數位打樣的油墨紙張和實際印刷不同,打了樣也印不出來,但是,不到五年的時間,全台灣的傳統打樣和手工拼菲林幾乎已經消失了。

      印刷工藝數字化的演進,無法用故步自封這種的辦法來應付,印刷企業或印刷師傅都一樣,歐美印刷業比我們早了幾年開始數字化,今天還在進行中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