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黑船駛進東京灣,進不了基隆港嗎?
  呂理哲 July 05, 2010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平板電腦有何稀奇,比較時髦的就是比電腦少了鍵盤,用手指可以滑來畫去罷了。筆記本電腦(notebook)和上網本電腦(netbook)也可以上網、MP3音樂、MP4電影卡拉OK、電動遊戲和電子書,iPAD並沒有超越什麼?

唯有一樣新玩意筆記本電腦沒有的,就是G3電話功能 (第一版的iPAD只有WiFi,半年後第二版才有G3電話功能)。

電話?你一定會笑有誰會拿一個差不多A4大小的電子儀器來講電話?筆記本電腦也能透過QQ, MSN, Skype來講電話。蘋果電腦宣稱iPad不是大型iPhone,這是移動設備,今天剛好是移動時代。

iPAD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蘋果迷的忠誠相挺,第一天就賣出了16萬台iPAD,這群蘋果迷曾經在iPhone預購前三天創下27萬台的銷售紀錄。光是銷售紀錄不稀奇,蘋果電腦前依電子小玩意iPod三年來賣出了5,000萬台,更重要的是蘋果 App Store 九個月內有10億件iPhone的應用軟件被下載過。

隨著iPad的推出 美國科普雜誌 (Popular Science)、運動畫刊 (Sport Illustrated)和在線雜誌(Wired)都已iPad的平台推出iPad版雜誌,不管你如何上下顛倒iPad都可以看到一頁頁的雜誌內容,不論你如何左右對調iPAD也能顯示兩頁並排跨頁的內容,手指在觸摸屏幕上從右上角向左划過,就像你翻動雜誌到夏一頁,手指划過的位置不同的,書頁翻動的過程不同,就像你真正翻書一樣,翻到一半還會看到這一頁背面的影像,光這翻動雜誌頁面的細節,就讓讀者充滿了對紙張的觸感和想像。

科普雜誌特別為iPad多媒體功能設計了一套編輯工具Mag+,讓雜誌每一頁擁有多層的載體(Multi-layer),每一層可以乘載不同的文字、影像、動畫或圖片,以介紹科學的需求來看,iPad確實表現了多媒體又多層次的內容。看過iPad版科普雜誌的演示,好像提醒了我們傳統紙本雜誌真的是「離線媒體」。

「印刷是離線媒體 (offline media)」這句話是媒體趨勢專家 Joe Web博士在2008年發表的一本書「印刷面對的未來 (Print Faces the Future)」中提到的說法。Web博士想要強調的印刷產業要面對的未來競爭對手都是在線的媒體(online media)。

「離線」和「在線」賽跑,紙張不管用卡車還是飛機來運輸,都跑不過以光速運動的電子。日本媒體甚至認為iPad是可能迫使日本210億美元的出版市場重新擬定價格機制,日本總務大臣原口一博與日本電子書籍出版協會都有志一同地將iPad比喻為21世紀的黑船事件,指的是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船堅炮利的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逼迫日本開啟貿易大門的事件,因為iPad同樣來自美國,也都帶來新的遊戲規則。

與台灣市場不同,日本出版業協會制定印刷品的零售價格,業者向來都嚴加遵守,避免個別零售書店的折扣,才能讓逾450家出版業者和平共存。當然書店也因為可以把未售出的書退給出版商,也無必要採取低價競爭,這樣的系統維繫著許許多多小型業者存活的空間。

但是iPad一來,作家可以免費把自己的作品送上App Store,當書賣出去後再和蘋果App Store分錢,今天在日本定價1,000日圓(75人民幣)的一本書為例,出版商可拿到630日圓,作家只分得70日圓,零售書店80日圓,剩下的220日圓則歸經銷商的收益。App Store 即使只付給作者10%也比今天紙本書出版更吸引作者,如果把經銷商的成本(比原來三倍多的金額)交給作家,日本出版社恐怕再也找不到作家願意讓出版社出版自己的書了,也可以預測日本再也沒有出版社了,說iPad是21世紀的黑船事件好像一點也不誇張。

日本本土電子書閱讀機供應商 Sony 和 Panasonic 兩大廠,已經停止在日本境內推廣電子書閱讀機,亞馬遜網絡書店的Kindle也沒有在日本銷售的計畫。至於iPad稀奇不稀奇?因為日本蘋果迷的比率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茅,這才是日本出版業的隱憂。

台灣的出版生態如何?iPad或是電子書閱讀器將如何改變出版的遊戲規則?肯定值得出版業者思考、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