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從歷史中學習創新
  呂理哲 February 26 201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大陸印刷市場總產值2013年官方數據突破一萬億人民幣,印刷產業對供過於求的感受卻是有志一同,台灣印刷改變的歷史將如何在這一刻大市場重演一次?

《本文開始》

大家都在討論印刷行業的變化,表示變化就在不遠的將來。印刷這個行當有幾十年的歷史,變化不是突然發生的,變化來自競爭,如果我們朝競爭的合理性去思考,可能理得出印刷未來的模樣兒?

1995年臺灣的名片印刷還是用所謂的名片機一個字一個字,一張一張名片製作出來的,街頭巷尾有名片店兼刻圖章、複製鑰匙,也有複印店、文具行提供名片服務,由於名片機是黑白的,如果客戶需要品質較好的彩色名片,就得等待,等湊足活的數量足夠把一張PS版塞滿了才能開機印刷,因此彩色名片價格特別貴,交貨期不好預測。

有心人想突破這個無效益的產業常態,所謂的『合版印刷』生意模式就這樣發展出來了。由於合版印刷限制了印刷服務的規格,固然是為了生產效益的需求,彈性太大無法有效地規劃自動化流程,還要一個最重要的理由是為了溝通效益。

合版印刷的初衷是要為許許多多的名片業者服務,幫他們有效益地生產,如果規格需要太複雜的溝通,就不符合成本原則,溝通當然需要人工成本了。

合版印刷模式克服了名片的成本、交貨期和品質的無效益,到了2000年利用FTP網路傳遞檔,越來越方便。至今,臺灣的名片印刷99%都由合版印刷企業生產力。從一個人的發想(要解決印刷名片的無效益)開始,到(用名片機制作名片)這個行當消失在印刷產業的變化之中,不到五年的時間。

今天,我們回頭看這一段產業變化的歷史,是不是應該思考以下兩點:

一、 改變的關鍵新技術:合版印刷採用的新技術,並非什麼獨家絕技,而是當時大家都能輕易取得的FTP、CorelDraw、照排機和膠印機。

二、 集體改變的誘因:名片業者並非大家從此都不再作名片的生意,而是生意照樣作,只是把生產交給別人。他們改變的誘因很清楚,利用網路上載檔比自己製作名片輕鬆;交給別人去印刷的成本比自己搞還要低。

不是發明了超強的印刷科技,而是抓住了變化的契機,今天成功的網路印刷企業,大部分從合版印刷模式開始,用IT解決印刷問題,經過十幾年發展的結果。

今天的大環境和2000年以前截然不同,經濟更繁榮,通訊更發達,印刷技術更多樣,供過於求超標,改變更是蠢蠢欲動。

那麼,這段2000年前後(用名片機印名片)整個行當消失的歷史,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如果2000年的產業變化的大轉折是合版印刷取代了原來的一個行當,我們到2020年回頭看印刷產業變化這齣戲,最精彩的情節會是那些行當消失了。

我們畢業後35年開同學會,大學同學竟然都成了老翁,白髮對禿頭互相調侃,說『再幾年我們可以到天堂去開同學會了』,有人高聲說『我三高,壞膽固醇最高,我一定先。』一片漠然,好像大家都在排隊一樣。

大陸印刷業有數十萬家企業,書刊印刷、名片印刷、膠印、柔印和數碼快印等等不同的行當加起來,構成了整個印刷產業。

體檢一下,那一特定的行當累積了太高的壞膽固醇?

數碼快印店在全國各地,每一個寫字樓,幾條街道就有一家,他們的採用數位印刷機服務客戶,數位印刷機的特色就是高效率的少量多樣,但是一個少量多樣的生意,單筆訂單的營業額低,非得有超低的業務成本才合算,要經營一個低營業成本的生意,就得花大錢去行銷,這個不是大部分數碼快印店做得到的,於是快印店就搬到客戶隔壁,讓需要印刷的客戶自己從門口走進來下單。這是數碼快印店到處林立的原因。

快印店主要的生財工具是數位印刷機,數位印刷機供應商技術持續升級,升級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是生產固定成本的降低,快印店不升級就受到新設備對手的衝擊,不斷地升級就變成了設備供應商的佃農,這個壞膽固醇讓快印店的創新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不管,快印店投入什麼樣的網路印刷模式,似乎都無法跳脫這個困境。

仔細想過合版印刷歷史的人,模擬合版印刷開創者的第一個問題『如何為名片產業的無效益幫什麼忙?』是不是會問『如何為數碼快印的無效益做些什麼?』

今天,已經有人開始要在雲上幫助快印店印刷,讓快印店有更便宜的生產成本,更多樣化的商品,算不算是某種變化的開始?

當雲上的服務提供了快印店更多的產品,又比快印店自己生產成本還低的時候,快印店一定很開心,擺脫了壞膽固醇,健康快樂地去開發更多的生意?

人類歷史一再重複,歷史學家喜歡開玩笑說『歷史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到底是人類沒讀懂歷史,還是沒讀到歷史有用的那一段?

不管如何,歷史總是人寫出來的。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