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大陸按需印書風雲
  呂理哲 May 30 201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聽說大陸出版業每年的庫存書總價值超過整個出版業一年總總產值,按需印書的服務有存在的邏輯基礎,各路英雄逐鹿,誰家天下。

《本文開始》

5月14日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建立的 『CCPP中國雲出版平臺』在深圳文博會正式上線運轉,以『有了鳳凰雲出版印刷平臺,出書就像沖洗照片一樣簡單』,在國內印刷圈子裡,吹起了千層浪,成為國內按需印書第二個里程碑。

一年之前,虎彩印刷首先投入按需印書的網路服務,宣稱國內四家出版社就有一家虎彩的客戶,建立一個斷板書的內容資料庫,高歌前進,要為所有出版社解決庫存的問題,打開了國內按需印書舞臺的帷幕。影響所及,一年內許多出版社獨立或抱團投資了按需印書的系統,這股熱潮引起了媒體討論出版社還是印刷廠投資按需印書比較有利的議題。

媒體愛熱鬧,出版社還是印刷廠投資按需印書服務有優勢的問題,其實和『香蕉比橘子』一樣沒有邏輯基礎。

按需印書是『長尾理論』最適合應用的經營管理樣本,長尾理論描述的按需印書成功模型應該是訂單很多,每一個訂單印量很少。

今天世界上確實有成功的典範,那應該是英文出版世界的Lighting source(翻譯為光源),這家印刷廠每一張訂單平均不到2本書,一年生產超過幾千萬本。

如果用類似的標準來期待國內成功的按需印書服務,出版社或印刷廠同樣面對前面一眼望去,蜿蜒崎嶇漫漫長路。

數碼印刷機可以一次只印一本書,一套管理訂單和檔有效益的按需印刷系統,一天處理幾十萬筆的訂單一點也沒有問題。問題是每天要吸引這麼多短版書的生意,成本一定要比路邊的數碼快印店低才行,所以有一本書在內容資料庫裡找不到,那這本書的成本立刻超過這筆訂單的營業額。

要打破這個盈虧平損點,這個生意就得在最早的時間內,把內容資料庫裡塞滿足夠書頁的電子版,在這以前都不可能說是成功。

一家出版社或許已經有幾十萬本書的內容,如果平損點是數千萬本書以上的數位內容,那麼印刷廠和出版社的困難,實在一點差別都沒有。

聽說大陸出版業每年的庫存書總數不比一年賣出去的書少,按需印書有道理,需求明確,又適合互聯網+的生意結構,只是路途遙遠,運營者沒把資源放在對的地方,誤以為吸引流量是經營互聯網生意的重點,恐怕把通往成功的GPS遺忘在抽屜裡面,還拼命勇往向前。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