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競爭與分享
  呂理哲 July 27 201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網路幫忙傳遞資訊,任何物質或資訊能說服越多人,就越有價值,做生意也一樣。阿米巴經營哲學在移動網路時代,因為網路更能發揮分享和合作的效益 – 說服同志一起向同一目標前進。

《本文開始》

稻盛和夫1956年成立日本京瓷公司,1984年成立第二電電株式會社(Daini Denden Inc. ,2000年該公司與其他兩家電信公司合併,成為今天名列“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之一的KDDI 株式會社)。這兩家公司至今仍持續發展,還一直保持高收益,引起管理學院開始研究其經營哲學,發現其中採用了精細的部門獨立核算的管理機制 – 被稱為“阿米巴經營”。

這個機制建立在把組織分成小的集團,通過獨立核算的制度把小集團當成一個利潤中心,小集團的利潤透明而且和該團成員有直接的關係,以此培養管理的意識和共同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

大陸印刷同行有深圳思孚紙品包裝有限公司,黃老闆鼓勵員工創業,甚至投資協助,思孚形成一個平臺,整合出一條龍的展架印刷服務環節,以團隊的向心力滿足市場的需求,使得思孚的生意貫穿展架供應鏈,甚至推廣到國外。

思孚的經營理念就有阿米巴的哲學。

最近,推出“全流程”的小羚羊科技,就是奉行阿米巴哲學的企業,該公司業務、研發、售後服務…各部門中任何成員,只要願意就可以獨立成一個利潤中心,自己就是這中心的老闆,在公司內部籌組團隊,爭取業績,享受利潤。而且他們必須實際投資入股,一時沒錢可以採用薪水分期付款,小羚羊內部ERP就建構了阿米巴的管理機制,所有資料都是公開透明,大家明算帳,這樣建造出來的利潤中心激發了普通員工沒有的積極性。阿米巴(Amoeba 拉丁文,意“變形蟲”,表達這套管理哲學使組織任意變形,成為利潤中心。)

所謂“全流程”是把網路門戶、無人製版廠流程和ERP三套系統整合在一個系統裡面來管理,解決了目前許多ERP系統或是合版印刷系統,都只能管裡其中之一部分,系統之間必須靠人來銜接的困難。

不是一個系統管理全流程,當網路門戶開通以後,訂單增加,馬上就發現人手不足。

大陸用戶最多的ERP供應商在阿米巴機制下,創造了自己和產業的未來。

台灣管理多以老闆為指揮中心,員工樂於聽命行事,少思考少出錯,導致一個企業很多人卻只有一個頭腦。現代管理利用各種經營機制,激勵團隊成員把頭腦貢獻出來,一起為相同的目標努力,阿米巴哲學是其中一種。

市場策略中也有“施”比“受”更有勁的例子。

我小時候是臺灣一家報社的電腦硬體工程師,1983年被派去加州千橡樹(Thousand Oaks)的Autologic公司接收一台利用 CRT (陰極射像管)呈像的照排機,準備用來文字排版,還沒想要如何處理圖形。

當時雷射排版機還沒出現。

剛好有三個年輕人也到Autologic,演示利用照排機輸出有圖有文的版面,他們稱之為“PostScript”,這對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是新奇的技術,可惜因為電腦速度太慢,經過一天一夜都沒能成功。

這一次的經驗讓當時照排機世界第一大廠Autologic,在接著的十年內都沒去瞭解這三個年輕人想要演示的PostScript,錯失了改變印刷的時機 ,後來的數位化潮流漸漸地把Autologic推出了舞臺的中央。

這三位包括John Warner 和兩個一起從Xerox出來創業的同事在 1982年,成立Adobe Systems公司,他們認為利用描述版面的程式語言可以解決列印的所有元素(字、圖和影像)在版面上呈現的問題,1985年Adobe Systems 和蘋果電腦一起推出改變印刷業的桌上排版 Laser Writer II,轟動武林。

然後 Adobe 公開發佈PostScript的白皮書,任何人都可以依照白皮書做出解譯PostScript的軟體,在任何設備上畫出圖文並茂的版面,不用付任何版權費用給Adobe。

Adobe就這樣簡單地開放PostScript的規格,把多年研究開發的結果分享給全世界。

為什麼?

大家的疑慮漸漸消退的歲月中,市場上從來沒有出現 IBMscript,HPscript,柯達Script,網屏script…等等競爭者,大家才看懂了Adobe開放規格的謀略。

Adobe利用PostScript創造的標準綁架了圖像產業,統領江湖30年,至今還是這個技術領域的龍頭。

移動網路時代,印刷企業除了車間和原來的業務管理部門以外,不止要增加了IT或網路行銷部門,還需要和遠地的單位或個人合作。網路生意不論是訂單、檔或是貨款都是資料交換,主要都是電腦在處理。但是,只有人才可以幫企業打開格局,尤其是在網路正要打開的新市場的關口。

管理者放開自己的心胸,分享利與義自然有人幫忙打開格局。

想想Adobe三十年前的開放規格,稻盛和夫六十年前的分責和分享,他們知道合作與分享才有機會突破人類自掃門前雪的屏障。

只有看到更大的目標市場在前方的企業才會把“分享”和“合作”當作競爭的策略。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