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不知道誰來搶飯碗
  呂理哲 November 18 2018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email protected]
   

      有了互聯網,有人說:『各行各業可以重新創業』,說得簡單,沒想到真的就發生了。

《本文開始》

有一種新生意模式會悄悄地把你的客戶拉走,各行各業的市場份額正在慢慢地轉移之中,值得我們關注一下。

看看臺灣的例子,有一家“歪國零食嘴”讓客戶訂閱外國零食福袋,每個月配送不重複的進口零食給訂戶,原來占據零食主要市場份額的便利商店、藥妝店零食的業績被移走了一部分,恐怕一時找不到原因。

“Doggie&kittybox” 讓寵物主人為毛小孩訂閱貓狗糧、玩具、零食和其他商品,訂戶每月可以定期收到訂閱的商品和不同營養配方的食物組合。到“HomeKeeper”訂閱襪子、牙刷...等等各種日常消耗品;“維他盒子”每個月為訂戶配送維他命和健康食品;“鮮乳坊”訂戶每周會收到二瓶牧場認養方案的鮮奶;到“潔客幫”這個人力媒合平臺可以為自家訂閱定期的清潔服務。

電動機車“Gogoro”提供車主不限次數更換電池的訂閱服務;為餐飲業提供軟件利用iPAD 當POS機,幫餐館訂餐收銀服務數位化的“iCHEF”,經營了6年因為改用訂閱模式終於轉虧為盈。

還有“PressPay”可以訂閱各種學習課程;“Pubu”訂閱電子書;音樂串流平臺灣“KKBOX”改采吃得飽的訂閱模式以後,成為全球唯一賺錢的網路音樂平臺灣。

隨著科技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軟件公司實施訂閱模式扭轉乾坤的例子很容易找到:

Adobe Systems 2011年開始放棄傳統一次賣斷的模式,全面轉成訂閱模式,將原來3000美元的軟件,訂閱單一軟件一個月只要19.99元,套軟件只要29.99元,六年來股價成長6倍,轉型成過後Adobe 的市值超過了1200億美元。

另一家著名軟件大廠微軟,2015年新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後,不到三年股價成長一倍,回複到比爾蓋茲交棒給前一任CEO的水准。其中一項變革就是將Office軟件和XBOX的遊戲改成訂閱模式,尤其後者,用戶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或多種遊戲,吃到飽,不滿意就退訂,不但一舉將遊戲霸主任天堂推下了冠軍寶座,還為為微軟在互聯網市場上帶來了第二個春天。

Zuora是美國一家帳務軟件大廠是最早推出訂閱軟件的生意模式,其執行長Tien Tzuo分析今天訂閱模式行得通的兩大理由:

第一是技術成熟,廠商和客戶的關系有密切的互動;訂閱模式和賣斷商品的模式最不同的地方在於客服,前者必須了解客戶變化中的需求和使用商品的實時反饋,好用客戶才會就續訂閱,不滿意立馬停用,這可是非常嚴格的客服挑戰,今天的互聯網效率已經滿足訂閱模式的需求了。

第二是消費意識改變了,好用不一定要擁有,連汽車大廠牌奔馳、Volvo和BMW,都提供限期內不限次數換車服務的訂閱模式,讓用戶省心,只管用車不用管稅金、保險、保養、維修...這些擁有汽車的煩惱。

我們訂閱期刊,付了錢下一期就能收到報紙或雜志,不再付費就停了,我們熟知的“訂閱模式”在內容產業習以為常,軟件類似內容產品,訂閱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全球都出現了各式各樣商品采用了訂閱模式,更有打破大眾商品被大廠壟斷壁壘的情形。

最早的案例的是美國的刮鬍刀省錢俱樂部(Dollar Shave Club),起因於兩位年輕人在一個派對中,聊起了刮鬍刀的成本,於是兩人開始了改革刮鬍刀市場的革命。他們讓訂閱用戶每周收到2個刮鬍刀和4 個刀片的生意模式開始。第一次推出Youtube的廣告後,網站就被訂單塞爆了,9個月內接到了數百萬筆訂單,居然在兩大刮鬍刀品牌吉利(Gillette)和舒適(Schick) 壟斷的市場裡,瓜分了近10%的市場份額。因此引起了兩大品牌的爭奪戰,2016年被市場第二名的舒適刮鬍刀的母公司(聯合利華)花了10億美元並購了,第二名怕這個創新模式被第一名的對手搶去,落入更被動的市場競爭形式。

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吉利刮鬍刀,只好自己推出按需吉利(Gillette On Demand)迎戰。訂閱模式對大企業是破壞性創新,非不得已,大企業不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正是小企業異軍突起的機會。

訂閱模式對既有市場有顛覆能力,可以滲透進被大企業壟斷的穩定市場,刮鬍刀可以,連巴菲特都投資一家”Fruit of the Loom”內褲品牌,訂閱戶享受每三個月自動快遞內褲到府的服務。

看來萬事萬物都可以了訂閱,隱形眼鏡、化妝品、尿布、牛奶、衛生紙、牙膏、牙刷...都可以,而且在各地都出現有訂閱新模式。

印刷服務也可以嗎?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